Q
什么是标准成本?
A:
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。
标准成本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,是工业工程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。随着管理会计的持续发展,标准成本在成本预算的控制方面被广泛应用,并逐渐演化为一个包括标准成本制定、差异分析、差异处理三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。
该系统以目标成本(标准成本)为基础,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预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,进而揭示出成本差异。这种差异可以视为向管理者发出的一种“信号”。有了这种线索,企业可以确定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所在,并据此采取适当的措施,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。
▲实际成本不能及时提供产品单位成本信息,因为要等到期末才能确定各项费用,并进行分配计算,这样就不能及时进行经营决策和控制。
▲标准成本可以及时提供产品单位成本信息,因为它不需要等到期末才能确定各项费用,而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来计算产品单位成本,这样就可以及时进行经营决策和控制。
▲实际成本不能反映产品是否达到了合理或最佳的资源消耗水平,因为它只能告诉我们实际发生了多少费用,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发生多少费用。
▲标准成本可以反映产品是否达到了合理或最佳的资源消耗水平,因为它可以通过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来揭示出成本差异,并分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,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,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,降低成本。
▲实际成本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资源消耗,因为它只能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来评价员工的业绩,并不能按照预定的目标来评价员工的业绩。
▲标准成本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资源消耗,因为它可以按照预定的目标来评价员工的业绩,并根据差异的大小给予奖惩,这样就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氛围。
综上所述,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,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,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,可以加强成本控制、评价经济业绩,构建更加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。
02 用友YonSuite新增“标准成本”功能,让成本管理更科学、更高效